首页 政务动态 工作动态
乡村振兴面对面 丨驻村第一书记话振兴-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绘就九堡新画卷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时间:2025-09-24 09:47 

导语:郑州市河务局驻中牟新区雁鸣湖镇九堡村第一书记郝红有,驻村以来协同村“两委”聚焦村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大力推进道路、水利、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道路破损维修、污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问题14项,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九堡村以农业种植为主,村里玉米、小麦是主要农作物。石磨面粉加工、粗粮加工项目可行性比较高。与此同时,九堡村游乐场、余粮乡创赋能中心文化园等项目建设也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顺利推进。


图为郑州市河务局驻中牟新区雁鸣湖镇九堡村第一书记郝红有

在黄河之滨的中牟新区雁鸣湖镇,有一个因黄河而生、因振兴而兴的村落——九堡村。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村庄,如今正悄然蝶变,成为集生态农业、文旅融合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而在这片热土上,郑州市河务局派驻的第一书记郝红有,正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驻村帮扶的动人篇章。

2025年2月17日,郝红有带着李长领、刘周亮两名队员正式进驻九堡村。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他对乡土有着深厚的情感:“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乡亲们最盼什么、最愁什么。”初到村里,他没有急于定调子、铺摊子,而是带领工作队走遍全村120户人家,深入8户残疾家庭倾听诉求,与34名党员促膝长谈,把村情民意摸得清清楚楚。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难题,郝红有和村“两委”班子一道,明确了“强基础、兴产业、聚人气”的发展路径。他牵头推进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改造、照明升级等民生工程,累计解决道路破损、污水管网老化等问题14项,让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日子,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引擎。郝红有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考察信阳东岳蓝莓基地后,他主导建设了占地46亩的蓝莓产业园区,建成11座高标准大棚。今年头茬蓝莓喜获丰收,果实饱满香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不仅拓宽了增收渠道,还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

与此同时,他抢抓“艺术乡建”试点机遇,携手杭州余粮乡创公司,创新“政府投资+企业运营”模式,打造“寻宝黄河 艺品九堡”主题IP。如今,“黄河咖啡”“黄河宝贝”文创市集、“黄河泥塑”体验馆等七大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中心、一动线、多业态”的农旅融合新格局。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的成绩单,正是对这份努力的最好回应。

为提升乡村“纵深感”,郝红有还谋划推动石磨面粉、玉米糁、花生油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将田间收获的小麦玉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伴手礼,延长产业链条。文旅赋能中心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未来将成为集文化展示、人才培训、数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派出单位郑州河务局的全力支持。从办公设备、生活物资的配备,到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从协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入社会资本,到纪检部门严格监督资金使用、确保公开透明,全方位的支持为驻村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帮”出实效、“驻”进民心,这是郝红有的工作信条。他曾因防汛值守无法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妻子的一句“村里的事要紧,我能搞定”,让他既愧疚又感动。正是这份来自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更有底气扎根基层、砥砺前行。

今天的九堡村,已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它依偎黄河,拥抱时代,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之路。诚邀您走进九堡村,感受黄河的壮阔,品味田园的宁静,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编辑:刘晓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西路63号 联系电话:0371-67170700 邮编:450006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