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面对面丨“五星”支部建设•村支部书记话振兴-费窑村: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时间:2025-07-24 16:50
导语:巩义市芝田镇费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马利民带领村委班子一同聚焦“建”,盯准“干”,落实落细“挂图作战”,制定建设任务清单62项,将重点任务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对标对表有的放矢。依托现有两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高效优质小麦种植,与803国库签订粮食收购合同,确保粮食丰产,群众增收。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先后获得2022年郑州市“十佳百优”村党组织书记、美丽乡村示范村、巩义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在巩义市芝田镇,有一个名叫费窑村的地方,正以蓬勃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在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马利民的带领下,费窑村聚焦发展,真抓实干,在产业、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费窑村党支部书记马利民带领村委班子以“建”为核心,以“干”为导向,落实“挂图作战”。他们精心制定了62项建设任务清单,将重点任务细化为具体项目,并明确责任,做到有的放矢。在产业发展上,费窑村依托现有的两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小麦种植。与803国库签订粮食收购合同,为粮食的销售提供了保障,确保了粮食丰产的同时,实现了群众增收。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产业发展战略精准实施的有力证明。此外,费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还来源于集体资产出租,如学校、集体土地等。村里的7家企业涵盖燃气、高端装备、净水材料三大板块,生产总值达2亿元,不仅带动了300多人就业,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人均收入达到21000元,村集体收入用于为乡亲们缴纳医保社保、给老人发放补贴、年底分红等,真正实现了集体富带动家家富。费窑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距离巩义市区12公里,现有29名党员,3个村民小组,168户农户,678名村民,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70亩。自2019年“摘星夺旗创三宜”工作开展以来,费窑村结合自身村情,从美丽乡村建设入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在环境整治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群众对于改变生活习惯、投入经济成本以及对村里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必要性存在疑虑。但费窑村始终坚持“群众至上”的理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村支书带领两委成员亲自参与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不放过任何细节。在他们的带动下,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自发出工出力,参与种植管理、建言献策。有的群众腾地清场,有的无偿提供三轮车作为运输工具,老人们也积极参与体验,提出将花池石砌面改成平板面的建议,还有群众利用废弃的瓦罐、轮胎、水瓶等栽种花卉,为村庄增添了别样的风景。通过环境综合整治,费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体现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和智慧。费窑村不仅在产业和环境方面取得了进步,在文化建设上也不遗余力。该村孝道文化浓厚,村名源于北宋时期烧制建陵用品的费家窑。历届支部书记都注重孝老爱亲道德文化的弘扬传承,连续三年获得省“五星”支部,是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文明村。为了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费窑村从推进移风易俗做起。根据村规民约,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提倡新风尚,确保火化率达到100%。同时,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建设活动,每年进行评选表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和九九重阳节,村里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为70岁以上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发放粽子、为老人洗脚、发礼品等,让孝道文化在活动中得到传承,在全村形成了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下一步,费窑村计划完成一三村民组柏油路面铺设和小游园规划建设,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村两委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费窑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相信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费窑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