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雨水”已过,随着气温回升,郑州市小麦将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小麦田间管理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农技专家提醒农民朋友要立足一个“早”字,强化一个“促”字,因地因苗制宜,开展春季麦田管理,迅速掀起春季麦田管理高潮。
一是抓紧抗旱浇麦。今年1月份以来,全市无有效降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9成,部分地块缺墒明显,尤其是巩义、登封部分丘陵山地出现轻旱,麦田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不足,对小麦生长不利。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要抓住持续晴暖天气的有利时机给麦田浇水补墒。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及时采取镇压划锄等农艺措施,提墒保墒,减轻干旱影响。
二是积极防范“倒春寒”。春季气温回暖快,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的几率较大。要加强分类管理,对弱苗及时追肥,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对旺长苗或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及时开展早春镇压蹲苗,实现控旺转壮。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降温之前及时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少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春季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田,及时追时适量氮肥,适时浇水,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三是狠抓病虫草害防控。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前及早进行化学除草。严格按照除草剂说明操作,控制用药量,避免药害发生。在气温稳定通过6℃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喷施除草剂。要加强监测预警,准确研判,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适时开展应急防治。重点防控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蜘蛛、麦穗蚜等苗期病虫害。要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提高防治效率、效果。
(编辑: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