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惠林强调,一是要超前站位。项目谋划不仅要符合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同时要突显出农业项目的社会价值、示范效应,造亮点、树旗帜,确保项目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二是细化完善。考虑项目后期的运转和维保,不能过于贪大项目职能,要突出侧重点,分类整合,同时统筹考虑机构设置、运营模式、市场推广等问题,要通过资料搜集、理论分析、外出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论证;三是要及时行动。郑州市黄河水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现代渔业示范中心项目要抓紧解决基本农田调整问题,要求明年完成审批立项、开工建设。郑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根据建议调整项目内容,争取明年开工。郑州市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要积极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摸底,选择在粮食生产功能区或蔬菜生产优势区内、相对集中连片生产基础较好、面积500亩以上的地块,筛选出符合当地规划、土地、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要求的项目申报;四是落实落地。明确重点项目的立项流程,加强研究,市农委相关处室要主动靠前服务,履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职责,为项目谋划论证、立项审批、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节能、开工、竣工、达产等各环节提供全流程的跟踪服务,实现项目策划生成服务、“多规合一”、空间协同、建设条件审查、立项简化审批、项目审批联合辅导等改革创新政策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