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植保站专家提醒:要及时查治玉米褐斑病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25 19:27:57  
  玉米褐斑病原来是玉米生产上的次要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市普遍发生,尤其是2006年我市玉米褐斑病中度发生,全市有25%以上玉米田不同程度发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0%,病叶率57%,造成叶片干枯,甚至出现整株干枯死亡,此病已成为我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脉和叶鞘,田间主要类型有整株黄点型和局部褐斑型两种,整株黄点型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褐斑病症状,一般整株叶片发病,叶片上出现密集及大小分布较均匀的小黄点,密集的小黄点老熟后变成褐色的孢子堆,使叶片和植株呈现失绿发黄,发病植株轻者结苞小,产量低,严重者不结苞。局部褐斑型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鞘,叶主脉上,病斑呈现黑褐色,大小如黄豆粒,有时联成大斑块,成熟病斑变成褐色的孢子堆。
 
  近期我市各县(市)调查:平均病田率31.8%,病株率4.8%,病叶率1.6%,全市发生面积已达23万亩。今年玉米夏播期降雨偏少,我市部分夏播玉米播种晚,玉米苗龄较小,易发病,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浚单20号、新单23号等品种抗性差,近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蔓延,预计我市玉米褐斑病将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盛期持续至8月上旬,发生面积将达50万亩。
 
  防治方法:
  1、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防治玉米褐斑病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使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可兼治玉米病毒病。同时应注意玉米螟、粘虫等其它病虫害防治。对处于大喇叭口期玉米,防治玉米螟每株可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1~2克丢心防治。防治粘虫可用10%除尽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600—800倍液喷雾。施药时间应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避开高温时间施药。
  2、长势较弱的玉米应及时喷洒叶面肥,如爱多收等叶面营养肥,提高抗病力。
  3、加强苗期的田间管理,目前是玉米追肥的最佳时期,及时追肥,促进壮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