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依托工业优势,引进工业理念,实施城乡联动,走出现代农业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25 19:27:48  
      近几年来,巩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托工业经济优势,制定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引导大量二、三产业资金投资农业,吸引企业老板走进农业,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巩义市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辖20个镇(街道),292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78.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6.49万人,地势为“两山夹一川”,全市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共137.85万亩,河谷平原面积17.55万亩。耕地总面积50.7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旱涝保收田有19.9万亩,农民人均仅有旱涝保收田0.3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降雨偏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邙岭和山区的大部分农田都是靠天收。
  2004年以来,巩义市委市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工业实力雄厚、农业发展薄弱的不和谐现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队伍保障等反哺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打造农业亮点,努力实现我市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资金倾斜,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巩义市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各级财政对农业的专项资金每年按10%的幅度增加,每年市财政拿出不低于1.5亿元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农村沼气、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总里程取得新突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389公里,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3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9倍。
  加大农村电网改造的投资力度,十五期间累计投资11184.68万元,完成电网改造项目16项,农业排灌用电、农副业用电得到充分保障。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全市建成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62座、农村户用沼气3000座,有效治理了农村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
  全市林地面积达2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2.79%。
  农业综合开发在孝义、芝田、西村、鲁庄、回郭镇、河洛镇实施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薄、脊综合治理,实现了项目区土地治理规范化、林路渠配套合理化、农业综合实力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535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已发展到23.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0.39万亩。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沙沟河坝系、坞罗水库除险加固、伊洛河橡胶坝、东五镇供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农村用水环境,提高我市防洪减灾、安全供水能力。
  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大中型拖拉机达到83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达到388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0.78万千瓦,使全市90%以上的耕地实现机耕,85%的小麦实现机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物防疫等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标准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已投资200万元,购进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20余台检测仪器,建成300平方米的中心化验室,并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省农业厅的“计量、机构”双认证,形成了市质检中心、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镇(街道)市场检测点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高了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走在了全省县(市)的前列。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投资120万元,购进动物防疫仪器设备57台,改扩建实验室235平方米,完善了我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控制体系。农业基础条件的大幅度改观,有效缓解了我市自然条件差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我市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制订惠农政策,吸引二三产业投资农业


  为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巩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2001年起先后出台了《农业奖补意见》、《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通知》、《巩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市农业局先后出台了《黄河滩区绿色养殖示范带建设实施意见》和《巩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性文件。市农机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的通知》、《关于对新购小麦联合收割机实行补贴的通知》和《关于对群众购买大型农机具政府补贴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
  2004年,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农业税,减负金额1500 万元。连年来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自2001年起至2006年的六年时间里,市财政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安排上逐年增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90万元,连年补贴资金的投入使用,对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从2001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置农业奖补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农业项目,开展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重点突破,龙头带动、搞好服务等措施,调动农民增加投入、上项目、搞开发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力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带动农民和社会投入农业资金每年达上亿元,促使我市建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形成以汇鑫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恒星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大东方饲料公司等为代表的各类龙头企业56家,其中有七家已成为郑州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强化投入保障,夯实农业工作基础


  巩义市工业实力雄厚,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市)首位,市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市财政连年足额拨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工资、办公经费和专项资金,我市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待遇也走在全省的前列,2006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的套改定级任务,认真做到了增加人员编制,增加办公经费,保证人员工资足额到位,彻底解除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大家投身农业生产一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出谋献策、不辞劳苦、争作贡献。
  为了能够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周到、优质的服务,我市农业系统各部门办公条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农口各部门在东区相继开工建设了新办公楼,其中农业局多方筹措资金1200万元,率先建成了面积6300平方米、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东区新办公楼,并于2006年元月中旬完成了搬迁,林业局、水利局的东区新办公楼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它们的投入使用必将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周到服务。

  一大批工业企业家转行投资农业


  巩义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资金的倾斜扶持,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投资、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并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河南省大型民营股份制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镀锌钢丝、钢绞线生产厂家,河南省最大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生产厂家,总资产5.6亿元,年销售收入3.6亿元。2002年9月,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成立了巩义市恒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巩义市康店镇焦湾村“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建设了集“波尔”山羊的繁育、商品猪育肥及无公害饲料加工、绿色小杂果示范推广和高档花卉苗木培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企业。
  河南赛普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烧结焊剂,拥有固定资产上千万元,年产值3200万元的工业企业,2003年8月,公司总经理王会贤抱着工业反哺农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闲散劳动力创造再就业机会的想法,投资200万元成立了巩义市汇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行业的企业家周全章在政府惠农政策的吸引、支持下,于2004年7月投资300万元,在巩义市芝田镇建成了从事无公害化生猪生产的巩义市晨发牧业有限公司,周全章深有感触地说:“干建筑行业时管理收费部门多,现在干农业不但没有税费,政府还给予奖励,政策就是优惠!”
  2002年,从事工业原料生产的企业家李发森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巩义市回郭镇土桥养殖厂;经营了多年饮食服务公司的吴会安,从2003年起,先后投资180万元建成了集林果生产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巩义市绿丰种植园。
目前,全市投资农业的工业企业有20余家,总资产额达8000多万元,这些企业家纷纷进入农业领域,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了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他们成为巩义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巩义农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业发展经营理念的引入,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没有一定的规模,不可能产生较高的效益。农业生产只有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创造更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工业人才投资农业企业运用规模经营理念,通过政策扶持、股份合营、金融贷款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力度。2006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新上项目84项,项目新增总投资6000万元,带动农户6500户,带动社会投入农业资金近亿元,带动农业产值达1.5亿元左右。其中新增投资在50—100万元的有18家,100—150万元的有7家,150—200万元的有3家,200万元以上的有3家。特别是二三产业转入农业的企业,由于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创办的农业企业起点高、规模大、技术新、持续投资能力强,因此大多已成为我市农业亮点。
  巩义市恒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2002年9月开始创办,短短几年时间,投资累计达2200万元,目前种养面积已超过2000亩,种植小杂果及牧草300亩,花卉苗木350亩,拥有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和年加工万吨以上饲料的生产车间,并与260多户农民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农户年出栏生猪30000多头,成为巩义市重要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耐火材料行业的企业家姜遂平,于2005年10月开始筹建从事种猪生产的田野养殖厂,至2006年底累计投资423万元,年出栏生猪5000头,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今后将继续投资500万元,建成年出栏10000头生猪的规模企业。
  康店镇曹柏坡北斗奶牛场依托制鞋厂,不断增加对奶牛厂的投资力度,2006年又新增投资125万元,建设机械化全自动挤奶厅230 平方米,新购高产奶牛50头,目前,企业总资产1200万元,养殖奶牛500头,年产牛奶630吨,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
  龙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以来投资285万元,发展经济林200亩,开垦荒山50亩,园区道路硬化2000米,初步建成了集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山庄。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我市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巩义市农业龙头企业都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积极研发和引进各类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不断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几年来开展科技示范项目100多个,推广各种实用新技术20多项。汇鑫园区、虎啸山园区、绿源农副产品加工厂、林源农业生态种养场等企业与高等农业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引进先进的微喷节灌、设施果树反季节栽培、果树矮花管理、花木良种组培繁育和“猪、沼、果”生产等技术;引进新西兰红梨、北京雪里桃、美国金寿杏、凯特杏、“山东8518”纸皮核桃、日本斤柿、豫石榴系列、软籽石榴、红珊瑚油桃等国内外名优果树品种380余个,发展果树新品种种植面积5000亩,繁育苗木1300亩。康店镇百万农庄果业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先后引进苹果、梨、桃、杏、核桃、柿子等新品种100多个,引进果品疏花疏果、套袋、裁叶转果、秸秆覆盖、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实现利润550万元。强民乳业、北斗奶牛场、新中种猪繁育场、米河金荣养殖场等企业分别采用奶牛肉牛冷配、胚胎移植、青贮氨化、人工受精等先进技术,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一系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率的转化,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运用工业协作理念,以农民自愿互利为前提,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经纪人的迅速发展。目前,各类合作社数量从2005年的14个发展到30个,合作社社员数由1204个发展到3042个,合作社种类也由单一养猪合作社扩大到了林果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营销的农民经纪人达到3042人。
大东方饲料公司发起成立了巩义市大东方生猪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层社+社员”的科学发展之路。截止目前,该社共发展基层分社22个,社员2160户,所带农户户均收入达2.29万元,人均收入达5725元。
  鲁庄镇念子庄养猪者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4月,目前总资产70万元,社员127户,现存栏生猪1.8万头。合作社制定了统一培训、统一购买仔猪、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生猪销售等“五统一”服务措施,设立生猪收购点4个,先后与上海、苏州等地的4家肉联厂签订了供销合同,年销售生猪1.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812万元。
河洛镇蔡沟村石榴种植合作社目前发展社员农户13个,种植面积1500亩,年产量375万公斤。杨树沟村果品生产者合作社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产品等措施,目前发展社员农户192个,核桃、柿子种植面积3500亩,年产量50万公斤。
  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几年,巩义市通过 “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巩义农业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2006年,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35亿元,比2000年(5.4亿元)增长5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8元,比2000年(3167元)增长87.8%。2000年,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规模100万元以上的仅有3家,2006年,固定资产规模发展到100万元以上的有31家,200万元以上的有13家,800万元以上的有2家,2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如今的邙岭,如今的巩义,当五月火红的石榴花漫山开放时,早熟的杏儿已经挂满了枝头,及至中秋前后,酥梨、石榴、苹果等渐次成熟,棵棵株株果压枝……。一幅幅美景锁住了岁月的变迁,展现出现代农业的美丽画卷。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