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和谐发展闯新路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25 19:24:23  
鸡年新春,春寒料峭,新春的第一场雪,却遮不住荥阳城区斑斓的色彩。四季长青的绿化带,意趣盎然的公园,造型迥异的街心花园,这一切无不使初到荥阳的人发出“楼在绿中存,城在园中建”在赞叹!去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荥阳努力追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荥阳市魅力四射,各项事业步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要“金色GDP”也要“绿色GDP” 荥阳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名第五,这曾让荥阳人引以自豪。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当荥阳人跳出荥阳看荥阳时,发现自己离“潮头”很近又很远。 近,指荥阳是离郑州最近的县级市,势必会接受到大郑州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的辐射;远,则指荥阳与全国百强县(市)差距很远。 明白自身优势和差距,荥阳开始站在全国的大坐标中重新为自己定位:围绕打造荥阳-郑州十分钟经济圈,实施“东引东进”战略。“东进”即荥阳城市向东拓宽,“东引”则是引进东南沿海技术、资金和项目。“东进”为“东引”创造环境,“东引”则是为“东进”发展提供保障。 资金、技术、项目、人才是候鸟,哪里环境好说住哪里落。改善环境,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荥阳采用“资源资本化”,把各种资源开发的转化为现实资本,尝试招商引资与城市化进程结合。中原、康泰、索河、建设和新310等5条道路在2004年相继建成通车,这5条路如同荥阳人伸出了五指,紧紧抓住郑州,同时也使郑州与荥阳之间的车程缩短为10分钟。 加快城市基础建设,荥阳人不与其他城市比楼高车多,而比花红草绿,比空气清新,比环境优美。康泰路通车后,与京城路交汇地带成为“风水宝地”,房地产开发商瞄上了,但荥阳依然是按规划建成绿树掩映的游园。据统计,荥阳仅在2004年就建成绿地、游园13处,绿化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使得荥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 对于不可再生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荥阳人看得更加弥足珍贵。河王水库旁有一个造纸厂,年纳税百万以上,但因污染严重,荥阳市在权衡之后,果断将其关停。荥阳市对外招商,绝非饥不择食,而是坚定实施“环保第一审批权”。去年荥阳引来投资30多个项目,合同投资额40亿元以上,但凡是高耗水、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 用人文关怀营造城市魅力 经济奔跑,社会事业腾飞,二者的相辅相成,在荥阳市的城市建设中得以佐证。在城市主干道人行道铺设盲道,荥阳是全省县(市)第一家;完善城区照明工程,荥阳还是第一家。在城市建设中,荥阳人力求每个细节都做细、做精、做美,让城市更人性化和多情味。不足20平方公里的城区,20作个公共厕所,13个社区医护服务点,20多个游园,10多条公交线路延伸到各个角落。 荥阳的城市魅力不仅仅是表现在这些方面,“现代不现代,关键看生态”,去年,荥阳投放各项社会事业的资金达40亿多元,图书馆、体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疾病防控中心、学校等一批项目拔地而起。 如果说是钢筋混凝土构筑荥阳城市框架的话,那么,多形式、高品位的群众文化则是城市框架中流淌的“血液”:夏季,市人民广场文化好戏连台;冬季,文化部门组织群众自编节目,利用单位礼堂或其他公共场所演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提高素质,凝聚人心。牢记群众要求是第一需要 荥阳市领导说,GDP和财政收入固然重要,但对老百姓来说,退休了能否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走在大街上是否有安全感,天蓝不蓝,地绿不绿,这跟他们的关系最密切,牢记他们的这些需要更重要。 荥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以两位数幅度递增。同时,荥阳还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目前全市的“大社保”资金已超过1.2亿元。还建立生产自救基地,使数千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正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全力解决“三农”问题被放在与城市居民养老、医疗、住房、入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才是和谐的社会发展观。近年来,荥阳着力创新完善农业多元投入机制,农村财富积累机制、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累计发放支农小额贷款10亿元,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居全省前列。 干群沟通无障碍。坚持7年之久的“领导干部下访日”雷打不动。在下访日,全市市、乡两级干部分赴全市300多个村,与60万群众零距离接触,当面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电视台公开领导干部行踪,让群众对干部多了一分了解,多一种监督,使得荥阳市的领导决策更贴近群众。 “春路雨添花”,和谐发展看荥阳,去年10月,中国荥阳首届郑氏文化节期间,志愿者万余人,万盆鲜花无丢失,出租车司机免费将迷失来宾送回宾馆,这样的一幕,也许就是荥阳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