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农”畅谈增收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25 19:22:52  
史广敏:扶贫为农民增收“输血”  “目前我市有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140个重点村、9.8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能否尽快脱贫直接关系着我市“三农”问题的解决。”市政协委员、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史广敏说。史广敏表示,今年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一是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将全市140个重点村划分为异地安置扶贫、旅游开发扶贫、矿产资源开发扶贫和种养业结构调整扶贫等四种主要扶贫开发模式。二是加大扶贫投入,今年市财政投入资金将达到10000万元。三是狠抓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解决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四是继续推进移民搬迁工作。  郭喜军: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根基  市人大代表、新郑市农业局局长郭喜军认为,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基所在。他说,在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方面,新郑市将抓好两个重点,实施三项措施。两个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通过提高农业效益促增收;抓好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促增收。三项措施包括农业项目建设、农产品品牌的树立和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今年,新郑市将实施的农业重点项目有47个,预计总投资2亿多元。政府还将投资400多万元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项目进行扶持,为农民增收提供强大动力。  李玉玲:多策并举促农民长效增收  市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玲说,目前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除了通过减税、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实现间接增收外,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转工等方式直接增收,是实现农民长效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李玉玲认为, 促进农民增收,应当调整种植结构, 鼓励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高效大宗农作物。高效经济作物要达到规模化种植和一体化销售, 高效大宗农作物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 不存在滞销的风险;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过程中, 要注重规模化科学养殖, 突出抓优质饲料的生产和加工, 抓好农产品的加工环节, 可以促使农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刘超峰:乡企推进劳动力转移  谈到农民增收, 一直工作在基层的市人大代表、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超峰说, 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既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他说,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还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抓好农村基础教育。他建议,要更好地为“ 三农” 服务, 应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和科技网络的建设, 以提高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能力。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