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香椿树走上小康路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25 19:21:27  
一场秋雨过后,清风送爽。走进二七区侯寨乡刘庄村王庄村民组,就像走进了香椿的海洋,700多亩大田里,到处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  一个只有120户的小村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逐步告别了种麦收秋的历史,家家户户靠种香椿解决了温饱,60%的农户盖起了“洋楼”,甚至还有6户人家开起了自己的轿车。一提起王庄村这几年的变化,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起村里的3名共产党员。  他们就是村民组长王德曹、村支部委员王为民和党员王丙振。他们虽然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但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把他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针对王庄地处丘陵、没有工业基础、可耕地少的实际,从1989年开始,他们自费赴山东,跑云南,上湖南,下陕西,四处打听学习经济作物品种和技术,光山东省的寿光县、太和县就跑了几十趟,终于把一种食用香椿种引回了家乡。  通过试种、筛选,不断摸索,他们终于在1990年成功地培育出了适合当地生产的矮化香椿树苗,一亩地收入万把块钱的成功,让当时尚未解决温饱的王庄村乡亲们开了眼界,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他们从3名党员身上看到了农民过上小康日子的希望。在这3名党员的指导帮助下,王庄村民纷纷学会了种香椿。经过几年的发展,没有强迫命令,王庄村的大田作物全被这种不用打药、不上化肥的绿色食品所取代,年产量达到150万公斤,为全村430口人人均挣回5000多元,不仅为市民一年四季提供了美味鲜菜,还开始大批销往山西、河北、天津等地。  王庄村成了中原地区食用香椿的发源地,又被授予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称号,附近的刘胡垌村、台郭村、郭小寨村、郭家咀村、黄龙岗村、罗沟村,甚至外区、外县、外省的农民也纷纷慕名登门拜师学艺。如今的二七区侯寨乡,香椿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亩,种植农民已超过2000户,许多农民因此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