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研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26 19:08:53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召开的《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同行业专家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肖世和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振声研究员对《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这项研究给我国小麦育种、收储、加工、标准制定等领域提供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依据。

  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后加工研究室主任魏益民教授介绍,《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是在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后加工研究室继续组织黄淮麦区6家科教单位对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四省共18个地市54个县区162个乡镇的田间小麦抽取了485个样品,对相应的54个县区162个乡镇粮食收贮库或收贮点的小麦商品粮抽取了162个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品质检测,并得出2009年我国小麦质量状况抽样结论。对农户田间样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8个地市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比上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从容重、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和降落数值4项指标来看,2009年田间小麦样品的质量状况明显低于2008年。而对粮库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粮库样本均未达到优质强筋小麦2级标准,2009年粮库小麦样品的质量状况则明显低于2008年。总体来看,粮库样本的品质性状明显低于田间样本的品质性状,特别是在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拉伸阻力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会议认为,2009年小麦质量水平明显低于2008年的主要原因有: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明显降低;品种构成发生了变化,优质品种的比例和种植面积下降;2009年春季干旱对小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受良种补贴政策的变化,以及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积极性不高等影响。本次调研结果不仅为小麦育种、栽培、加工利用和优质区划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或参考。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