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 通知公告
小麦赤霉病预防警报
来源: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4-18 20:22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也是小麦穗期重要病害。病菌侵染后,最初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后期籽粒干瘪并伴有粉红色霉层,当病菌侵染穗轴或穗颈时,形成枯白穗,造成减产。因病粒含有毒素,大量食用病麦会造成人畜中毒,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在品种感病、菌源充足的情况下,抽穗至扬花期遇三天以上连阴雨、大雾或结露天气,可导致该病流行。

我市小麦主栽品种多为小麦赤霉病感病品种,近期将陆续进入扬花期。从目前子囊壳发育进度看,子囊孢子释放期和小麦扬花期重叠度高。另据市气象局预报,4月18日、20日夜里我市有阵雨、雷阵雨,21日有小到中雨,降雨过程与我市小麦扬花期吻合,加之近期大面积抗旱浇麦,对赤霉病发生流行有利。

小麦赤霉病预防窗口期短、时效性强,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依据小麦发育进度和天气预报,抓住齐穗至扬花期这个关键窗口期,提前发布小麦赤霉病预防警报,充分用好小麦“一喷三防”资金,抓紧备足防控物资,4月19日至20日及时进行大面积预防。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作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并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最大限度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和危害损失。

防治方法:每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5毫升,或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或48%丙硫菌唑悬浮剂25~35毫升,或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40毫升,对水喷雾。用足药量和药液量,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发展。也可结合“一喷三防”,与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喷施。根据药剂种类、剂型和防治作业时天气条件,可适量添加适宜的沉降剂、黏着剂、渗透剂等助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西路63号 联系电话:0371-67170700 邮编:450006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