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A(2009)029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30 16:12:11  

郑农〔200998

张振英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农产品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常抓不懈,又把它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农业部门的积极努力,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蔬菜、猪肉、水产品和水果的市场准入,建立和完善“两级三层”检测检验监管体系,严把三个关口(基地生产关、批发市场入市关、市场检测关),实行四项制度(基地检测通报制、农产品摊位销售公示制、抽查督察制、市场准入制),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路子,被农业部誉为“郑州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一、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从源头抓好安全农产品生产工作
 
  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检测出来的。所以在做好加强市场检测、监管的基础上,要将监管的关口前移,重点放在生产环节的指导和监管上面。一是更多地发展和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从农产品生长的环境因素大气、水、土壤等因素入手,改善和保护这些因素不受污染,在无工业污染、自然生态条件好的地方,要多建立基地,扩大基地面积,达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力争在3年内使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二是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大查处力度。
 
  二、提升现有基地的生产现状和监管水平
 
  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从粗放型生产向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要制定和遵循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诸多方面标准。今年我们计划制(修)订100项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10个农产品地方质量标准,并选择有代表性和指导性的在不同地方、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类型、不同作物品种方面,建立5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用以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尽早尽快提升基地的生产技术和方式。
 
  三、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对农户生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订单农业,生产紧跟市场,公司与农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共同体,共同抗御市场风险。同时,农户在协会、企业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下,生产出更多无公害优质农产品,也为企业加工提供安全优质的加工原料,实现良性滚动发展,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收益。
 
  四、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基地,增加政策扶持力度,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几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在基地认定方面,环境的检测费用一直都是县区、乡镇政府拿的,没有给农户增加任何费用,基地的农户都是受益者;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方面,市政府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以企业贷款贴息和奖励,今年拿出的专项资金达到千万元以上;同时,今年我市将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对获得国家、省级驰名商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各类称号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予以奖励;另外,我市于去年成立了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协会,这必将增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农户间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迅速壮大提升企业的自身实力,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再上新台阶。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省是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大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数量多,周转快,尤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而把好生产基地农产品准出关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前提。所以要从无公害生产基地源头抓起,切实有效的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对该建议的答复。衷心感谢您们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关注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农业局      邮   编:450006
联 系 人:孟中生            联系电话:67170735
抄    报:市人大选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主题词:人大 建议 答复

郑州市农业局办公室                 2009年6月29日印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