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B(2009)24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8-30 16:12:09  
赵双喜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基本情况
 
  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2004-2010年郑州市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郑政办[2004]61号)要求,我市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财政、扶贫开发等部门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培训工作。近几年来,农业部门组织市、县、乡三级农民培训资源,共完成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6.2万人,非农业专业技能培训5.85万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90多万人次,“科技下乡”和“科普宣传”指导服务200余万人次,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效整合了农村地区现有的各类生产要素,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创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 “阳光工程” 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
 
  自2004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国家、省、市对此项工作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增加。2004年至2008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共在郑州市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补助资金2185.8万元,扶持培训基地168个。为把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郑州市阳光办加强组织领导,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返乡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者和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培训重点,积极开展高技能工种、劳动密集型工种、农村二三产业、地方特色和涉外培训。在继续强化农民外出就业务工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共完成引导性培训10.5万人,技能培训5.85万人,转移就业5.15万人,其中培训郑州市本地学员3.9万人,为改善农民生活拓展更宽、更多的渠道。
 
  为提高培训质量,郑州市“阳光办“深入调研,扩大宣传,坚持把规模大、教学实习条件优越,招生及就业安置能力强的培训机构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进行重点扶持。2004年以来从33家扩大到2009年的42家培训基地,年培训能力在4万人以上。这些培训基地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强、实习场地、设备优越,安置能力强、社会信誉好,引领郑州技能培训市场前沿。如蓝天技校的数控专业仅设备专业投入就在1500万元以上;河南辅读技工学校拥有上千台电脑;郑州铁文学校专门建设一座实习大楼,数控专业、焊接专业、汽修实习设备与实践对接,使学员能及时掌握操作技能;小九美容美发学校从化妆到美容美发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在招生培训上,市阳光办能积极引导培训基地科学设置招生专业,在稳步发展服装、电脑、美容美发、宾馆服务等专业招生的同时,鼓励培训机构扩大电工、焊工、沼气生产工、驾驶、机电、数控等就业前景好、工资待遇高、工作稳定的专业招生,目前这类专业招生比例已达50%,有效推动了转移安置工作。
 
  (二)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试点工作
 
  2008年,利用中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资金,在中牟和新密100个项目村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工作,依托当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落实培训师资,加强教材建设,做好创业设计,抓好跟踪服务。共培训返乡农民工等创业农民100名,其中35名为养殖专业、65名为种植专业,集中培训30场次(180学时),平均开展创业实践和市场考察8天,投入经费20万元。通过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和创业设计,促进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提高了创业能力。如中牟姚家乡西春岗村在李峰的指导和服务下,成立了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组织社员开展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培训,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中心的无公害产品认证。现亩均增产200公斤,亩均增收2000多元,亩产效益平均达1万余元,种植面积也由2004年的不足100亩,迅速增加到现在的1000亩,产品除畅销河南市场外,还远销深圳、香港等广大地区,带动了农民就业致富。
 
  据调查,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227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128万人。2004年以来已有100余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领域,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24万人左右。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部分在本地从事建筑、服务、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有30万人转移到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从事制造业。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月工资收入多在1000-1500元之间,很少低于1000元,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有了固定工作。如果再有2-3年的努力,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将步入良性循环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鼓励、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省、市出台了有关农民创业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就业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的意见》,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措施。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农民自主就业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虽已出台,但配套措施还有待于细化完善;一些农民创业热情高,但掌握运用政策、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创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低,开展创业培训发展不平衡,后续服务工作还不能满足农民就业创业的需求。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融资方面,更需要政府的支持。
 
  三、我市下一步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工作。今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培养种养加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这是今年农业工作的一个突破点。我们要统筹规划全市农民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科研院所等,重点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培养种养加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各类经济组织领办人和创办人等农民创业人才1600名。积极开展高技能工种、劳动密集型工种、农村二三产业、地方特色和涉外培训,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依托42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1.4万人,提高农民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每年,全市开展农民创业教育和培训5万人,到2010年,使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比例达到60%以上,2015年达到80%以上,2020年达到95%以上。
 
  (二)创新培训形式,加大扶持一批实用技术培训机构。
今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行业组织、社会参与的培训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构建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对农民进行示范、培训、展示和推广,不断提高农民专业素质。一是根据优势农作物生产布局和实际需要,2009年建设15个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站建设任务。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对每个区域中心站一次性补贴200万元,建成后的区域中心站将承担新型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化服务和农民教育新模式培训,尽快形成服务能力。二是依托“12316三农热线”,建设农业信息共享平台。2009年纳入平台技术信息人员1000名,逐步把全市乡级以上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全部纳入到信息共享平台中,实现农业生产调度、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的动态化和网络化。通过三农热线和短信平台,使全市更多农户享受到及时的信息服务,以开阔视野,加强互动。三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培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9年引进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在全市建立小麦、玉米万亩方质高产示范田12个,千亩方42个,建立大豆、红薯、花生、谷子等作物试验示范田5处;引进推广一批名优水产品种,新增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选育蔬菜优良品系10个,建立100亩以上蔬菜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基地10个。结合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国家良种补贴等支农项目,确定3000户素质较高,生产经验丰富,愿意配合推广工作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采取集中技术培训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加快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30万农户掌握农业实用技术。新培育市级示范合作社30个,建立规范化农民专业化合作社200个,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横向联合,通过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分配和管理过程中对农民的引导、联系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的经营技能,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到年底预计发展专业合作社达到550个,带动农户10万户。
 
  (三)关于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就业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的意见》(郑发[2009]9号)。在鼓励中小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降低创业门槛,设立全民创业专项资金,奖励表彰、建立健全融资体系、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已有明确规定。目前正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做好优化农民工就业创业环境、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
 
  以上是我们对该提案的答复。欢迎你们对我市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同时也希望你们多为政府“三农”政策方针的制订建言献策,加快我市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农业局      邮    编:450006
联 系 人:韩凤斌            联系电话:67170738
抄    报:市人大选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主题词:人大 建议 答复
 
郑州市农业局办公室                 2009年6月29日印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