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农业农村信息2013年第30期(总第733期)
来源:郑州市农业信息中心  时间:2013-06-04 12:17:59  

●市农委副主任李新有到二七和新郑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工作

  5月31日,市农委副主任李新有带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市农业产业化站等单位负责人分别到二七区马寨产业集聚区、新郑市薛店中原食品工业园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工作。
  李新有一行首先来到二七区,实地考察了郑州天顺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华中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随后,在马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召开座谈会。会上,李新有认真听取了马寨产业集聚区的机构规划及园区内企业基本情况的汇报,参会企业针对目前自身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对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新有指出,马寨产业集聚区围绕现代食品制造等主导特色产业,由小村镇不断发展壮大为省级产业集聚区,成绩突出,值得肯定。 2012年集聚区年产值155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年总产值47.7亿元,仅占集聚区总产值的30.7%,集聚区要结合实际,开拓思路,科学规划,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用好用足各项农业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集聚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农业部门要切实搞好服务,在龙头企业认定、农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集聚区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更多的支持。
  李新有一行又来到新郑市薛店镇政府开展调研工作,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薛店中原食品工业园区管委会党总支书记孙现峰就园区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报。李新有强调,薛店中原食品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规划科学,企业集中,知名度高,其中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极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均落户于此。2012年园区实现总产值133亿元,销售收入128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90亿元,占园区总销售收入的70.3%,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强,影响力大,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同时,他要求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配合对接、共同努力,澄清底子,全面准确掌握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情况,为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郑州市多措并举 确保“三夏”生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5月25日-26日,我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个别地方降雨量达到200毫米以上。当前我市小麦收割在即,“三夏”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为减轻灾害性天气对我市夏粮生产的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三夏”生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三夏”生产工作。25日上午,市政府在市农委召开农业、气象、农机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有关领导和农业专家参加的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确保夏粮丰收会商会议。在收听收看了省农业厅召开的“关于应对强对流暴雨天气,夺取小麦丰收”电视电话会议后,专家们就目前我市夏粮生产形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和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把“三夏”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重要位置,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三夏”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立即下发紧急通知,落实应对措施。会商会议后,市政府安排市农委起草下发了《关于应对强对流暴雨天气夺取小麦丰收的紧急通知》,提出了五项应对措施:一要及时排除麦田积水。各地要在雨后及时组织人员在短时间内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小麦倒伏,导致穗发芽和籽粒霉变;二要加强病虫害防控。各地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随时掌控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应急防控;三要加强小麦种子田管理。各地农业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小麦种子田进行再检验、检查。对出现的穗发芽、黑胚病严重、灌浆不足、瘪籽率高的种子田要坚决报废,从源头上把好小麦种子质量关,严防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四要加强设施农业管理。各地农业部门要立即通知设施农业基地,及时对设施进行检查和加固,做好对大风暴雨的防范工作;五要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和网格化管理,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实地开展技术服务,落实好应对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强化灾情调度,认真做好灾情核查汇总上报工作。遇到重大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市政府报告。
  三是积极组织好机收会战。此次降雨造成我市西南部小麦集中成熟,市政府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对收割机械的指挥调度力度,强化信息引导、技术服务和后勤保障,科学制订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引导收割机合理流动,确保今年我市参加小麦机收会战的联合收割机达到5000台以上,保证麦收率达到100%,机收率在96%以上。
  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管理,保护农民利益。“三夏”时节,是广大农民群众购买、使用生产资料的高峰期。市政府要求各级农业、工商、供销、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农资市场整顿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行为,维护农民利益。同时,要努力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和供应工作,确保不误农时。
  五是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夏播是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政府要求各地要抓住夏播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别是对今年计划发展蔬菜花卉生产、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聚区的地方,一定要统筹安排,调整好地块,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力争麦收后,项目能及时落地。
  六是要适时种足管好秋作物。各地要抓住“三夏”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种足管好秋作物。要抢时早播。做到收一块、种一块,保证播种质量,加快播种速度;要加强秋田管理。做好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的落实,做到苗齐苗壮,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要立足科学防灾减灾夺丰收。及早研究制定防灾抗灾减灾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抗旱防涝两手抓,实现抗灾夺丰收。
  七是做好“三夏”安全及帮扶工作。安全生产是“三夏”工作的重点,各地要加强“三夏”期间的消防安全,农机作业安全,仓储安全以及农资的质量安全检查,保证“三夏”安全生产。要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力争做到不烧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发生一起秸杆燃烧事件。同时,“三夏”期间,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好帮扶队伍,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三夏”生产帮扶工作,确保“三夏”生产期间有困难的群众也能及时夏收、夏种。
  八是认真做好夏季粮油收储工作。市政府要求粮食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尽早腾出粮仓,加强对粮仓的安全检查。要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做好夏季粮油收储工作;要认真落实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建立便捷高效的夏季粮油收购体系,保证收购顺利进行。
  九是加强督促检查。市政府已经派出了“三夏”生产督导组,要求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本辖区“三夏”生产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三夏”期间,各级农业部门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联系,遇到重大问题,要第一时间向市政府报告。
(市农委种植业与机械管理处)
 
●我市各县(市、区)积极备战“三夏”生产工作
  “三夏”来临,为切实做好“三夏”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我市各县(市、区)农委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全面完成“三夏”生产工作。
  巩义:一是抢时收割。针对当前严峻形势,巩义市农委制定《巩义市2013年“三夏”农业生产工作方案》,组织569台联合收割机,抢天气、战阴雨,合理调配机械,全力服务“三夏”生产;二是抓紧晾晒。由于近期阴雨天气较多,组织群众利用晴好天气,对已收获小麦及时打捆晾晒。同时,要求各镇村建立包村工作服务队,帮助困难家庭脱粒晾晒,避免出现小麦发芽霉变现象;三是趁墒播种。对已收获的麦田,积极指导农户抢墒、抢时播种秋作物,组织全市农技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确保秋作物一播全苗,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新密:一是认真安排部署“三夏”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市种植的小麦已全部实施良种补贴,良种覆盖率达100%。全市40多万亩小麦得到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贴;三是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深耕、小麦前氮后移、病虫害统防统治等节本高效增产技术;四是农技人员扎实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夏粮生产行动”,全面开展夏粮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小麦关键技术的落实;五是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建成万亩高产示范方1个、千亩高产示范方3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截至5月30日,新密市42.4万亩小麦已收获1.1万亩,占总面积的2.6%,其中机收0.6万亩,脱粒0.4万亩。目前,全市秋作物已播种3.1万亩,其中玉米0.7万亩,红薯1.3万亩,花生0.8万亩,豆类、芝麻、瓜类等其它作物0.3万亩。
  管城:一是把“三夏”工作各项措施抓紧、抓实、抓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做好“三夏”工作;二是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加快推进生产进度;三是强化管理,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建立完善各项管理责任制,做到不留死角、全覆盖,确保生产安全。四是严格奖惩制度,发现一个焚烧火点,在市级扣款的基础上,区财政再追罚十万元。
  二七:一是抓好麦田后期管理。组织农技人员分包乡(镇),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农户“三夏”生产;二是落实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粮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业机械化种植进程;三是加强生产服务。组织农机服务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积极做好农机供应和机械维修,并深入辖区农资市场,依法对农资开展拉网式检查,认真查处假劣农资的制售行为;四是做好“三夏”生产保障工作。依托汛期雨情监控平台,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做好天气预警提示,并有效结合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动“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惠济:一是组织召开“三夏”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三夏”生产各项工作,成立“三夏”生产督导组;二是发挥全区包村科技人员技术优势,进村入户开展“三夏”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包村人员公示牌上的联系方式,鼓励农民进行“三夏”政策和技术咨询,解决和反映“三夏”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时刻关注“三夏”期间天气状况,利用农委三农网、手机短信平台、“12316”服务热线、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发布抢收抢种信息,确保颗粒归仓;四是投入“一喷三防”资金18.5万元,统一采购298箱杀虫剂农药、148箱杀菌剂农药、186件肥料,已全部喷施到位;五是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两个,为全区“三夏”农机具提供维修服务,为农机手提供茶水及作业信息服务,确保日出勤率达到95%以上,机收率达99%以上;六是动员各镇(办)成立“三夏”生产帮扶队,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做好抢收抢种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郑州市各县、市、区农委)

(编辑:张品)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