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
抓住有利时机 及时开展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防治
来源:郑州市动植物防疫检疫中心  时间:2025-03-24 10:12 

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是我市小麦根茎部主要病害。小麦纹枯病发病田块一般减产5%~10%,严重田块减产可达20%~40%。纹枯病主要侵染小麦叶鞘和茎秆,幼苗发病初期,在地面或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后期病斑相连呈云纹状大斑,并向内侵染危害茎部,造成小麦生长后期倒伏、枯孕穗、枯白穗。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我市有逐渐加重趋势,该病可造成小麦倒伏和提前枯死,一般减产5%~1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茎基部受害后变为水浸状暗褐色,湿度大时,茎节处、节间生有粉红色或白色霉层,小麦抽穗后病株提早枯死,形成枯白穗。

目前我市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是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侵染盛期。截至目前,我市小麦纹枯病平均病田率18%,最高病田率40%(新郑),平均病株率4.71%,最高病株率20%(巩义),其中病田率较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较常年同期低6.2个百分点,病株率较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较常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小麦茎基腐病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据中牟县调查,病田率22%,病株率7.55%。

另据郑州市气象局预报,今年春季(3~5月)降水量较常年偏高1~2成,平均气温偏高0.5~1.5℃,其中3月份降水22~35毫米,较常年偏多2~3成,月平均气温10~11℃,较常年偏高0.5~1℃。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扩展蔓延。预计小麦纹枯病在我市将偏重发生,发生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发生面积55万亩;小麦茎基腐病将中度发生,发生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

起身拔节期是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有利时机,各县(市)、区植保技术人员要抓住当前有利防治时机,积极宣传发动,指导群众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小麦纹枯病:当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10%己唑醇悬浮剂15~20毫升,加大药液量喷洒在麦株茎基部。

小麦茎基腐病:当病株率达到5%时,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40克,或25%戊唑醇水乳剂20~30毫升,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120毫升,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或40%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0~30毫升,加大药液量喷洒在麦株茎基部。

(编辑:刘晓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西路63号 联系电话:0371-67170700 邮编:450006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