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面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力争早日实现全量化综合利用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17-04-24 09:06:02  
  对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问题,既应该看到问题本身的长期性、艰巨性,又要看到现实的针对性、紧迫性。各级禁烧部门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民生情怀,只争朝夕,放手一搏。
  郑州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以“管住一把火,落实一道令,确保一方安”为核心,按照“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防控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作用,正确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健康发展,才能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高压严控
  全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
  郑州市2016年没有大面积焚烧现象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事件发生,没有因焚烧秸秆造成大区域烟雾或阴霾天气,没有造成机场、铁路、高速及国、省道干线交通运行阻碍现象,比历史同期火点大幅下降。去年“三秋”禁烧期间国家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市焚烧火点数量为零;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表明,我市去年下半年没有被监测到一起露天焚烧火点,禁烧工作取得成效越来越明显。
  管住一把火。我市各级政府切实保障秸秆禁烧工作机构、人员、车辆、经费“四到位”。“三夏”“三秋”重要禁烧时段,郑州市禁烧办成立6个督查组负责对分包县(市、区)禁烧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专项巡查;其间郑州市及各级禁烧办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上传下达有关精神;设立举报电话,随时处理举报问题。全市采取卫星监控信息运用、媒体联动、119互动、一线实地巡查、重点区域无人机巡查和热线举报“六位一体”模式严控焚烧;对禁烧控制不力出现的焚烧火点及时查处、督促整改,并通过短信平台、工作简报予以通报。市禁烧办坚持“有烟必查、有火必罚”。
  落实一道令。这道令就是《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郑政文〔2012〕126号)。因为它非常严肃,非常有刚性,违反了这个通知,就要受到严厉重处,所以称之为令。《通知》规定,对发生焚烧秸秆的县(市、区)的第一个焚烧火点按100万元额度上划财力,第二个焚烧火点按200万元额度上划财力,第三个焚烧火点按400万元额度上划财力;对大面积或多次重复发生焚烧现象的县(市、区)和乡(镇、办),由纪检监察部门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对故意焚烧秸秆的个人纵火行为,除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经济处罚以外,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按故意纵火依法查处;对焚烧秸秆造成人员伤亡或人民财产重大损失的从重追究法律责任。
  确保一方安。各县(市、区)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列入网格化管理责任,明确乡(镇、办)政府是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主体,乡(镇、办)党政一把手对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负总责。实行市级督查组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包乡(镇、办)、乡(镇、办)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包地制度,建立从上到下、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网络,确保禁烧工作取得实效。
  郑州市禁烧办加强督导检查,保持高压态势。在重点农时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组成督导组,开展秸秆禁烧督导巡查工作,集中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进行督导,入乡、进村、到地头实地巡查。
  综合治理
  强力推进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
  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是彻底遏制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根本途径,但现实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阻碍。
  秸秆焚烧为什么屡禁不止?
  秸秆不是现在才有的,几千年农耕生产以来一直存在,以前的农民是怎么处理它的?
  在那时,农民是舍不得烧秸秆的,统统运回家,码在房前屋后。当时,秸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生火做饭,它是农村重要的能源材料;同时,一些秸秆还可以充当牲口饲料;并且,多余的秸秆还可以埋进沼气池,用来生产沼气的同时还能沤肥。秸秆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造纸,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小造纸厂遍地开花,也消耗了不少秸秆。
  当前导致秸秆成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机收留茬过高、环保意识不强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秸秆作为主要燃料和肥料的利用价值大大下降:农村除使用煤球外,电和液化气使用越来越广泛,不再需要秸秆提供家用能源;农民如今堆沤农家肥越来越少,也更愿意使用化肥,家中做饭也不愿意再使用烟熏火燎的秸秆;伴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民也很少再饲养牲口;至于小造纸厂,也因为污染被大量关停。
于是,对农民来说,秸秆就成了废物、垃圾。
  如果不选择焚烧秸秆,而是卖掉秸秆,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以10亩地为例,把玉米秸秆归拢好,再拉回家里垛起来,这个过程,至少需要4个劳力齐心协力辛辛苦苦干上2—3天!而秸秆只能卖到几分钱一公斤,甚至论车议价,卖一车秸秆仅收入10元或者8元钱。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参加秋收的农民,都是外出临时赶回来参加抢收的,再让他们多花三五天时间收拾这些“垃圾”,算算一天误工两三百元的收入,无疑是奢求。
  秋收玉米以后,农民要赶着冬播小麦,间隔最多两个星期,这期间,要把碎茬清走才能继续耕种。一旦慢慢收拾秸秆,肯定会耽误接下来的农时,计算效益账后,得不偿失,还不如一把火烧掉省事儿。
郑州市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现状
“禁烧是治标之举,利用是治本之策。”只有抓好秸秆利用,为秸秆找出路,使秸秆利用有效益,才能巩固禁烧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郑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完善秸秆收储体系,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才是正道。
  郑州市位于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区,现有粮食作物复种面积约456万亩,年秸秆可收集量约为222万吨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耕作方式为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粮食产量高、秸秆产生量大,小麦、玉米秸秆量占全市农作物秸秆总量的比例高达91%。郑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采用1+X模式运作,即以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利用为主,其他利用途径为辅。2016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5 %,其中机械化还田肥料化利用率84.90%,饲料化利用率12.40%,燃料化利用率1.60%,基料化利用率0.9%,原料化利用率0.2%。还有8.5%左右的秸秆滞留地头收集困难,相当于还有大约18.8万吨农作物秸秆没有处理,存在着焚烧隐患。这部分主要是一些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残留在地头路边和小散地块没有收集处理的秸秆。
  为确保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郑州市禁烧办制定了《郑州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并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县(市)区级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落实到地块。同时农机管理部门科学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指导各县(市)区全方位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在“三夏”“三秋”关键农时,依托全市8000余台小麦、玉米收割机开展机械化收获作业,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和捡拾打捆机械,同时实行联合收割机准入制,对收割留茬高度及加装秸秆粉碎抛洒装置提出了明确要求。玉米和一些经济作物机收率低和秸秆产量大、还田率低是我市秸秆利用的一大瓶颈。2016年全市小麦机收率达到了98.09%,玉米机收率达79.63%。
  8.50%田间滞留(未利用)
  91.50%综合利用率
  1.60%燃料化利用率
  0.90%基料化利用率
  0.20%原料化利用率
  12.40%饲料化利用率
  84.90%肥料化利用率
  郑州市2016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政府政策扶持 宣传引导
  全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郑州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郑州市长期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得全市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相对成熟,还田肥料化占秸秆总利用率的84.9%,方式较为单一;农作物秸秆深加工产业的规模较小,效益偏低,带动力不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不健全;秸秆离田回收利用的龙头项目偏少;此外,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为鼓励企业进入秸秆综合利用领域,2016年,郑州市印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对投入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并且服务农业面积1万亩以上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给予市级重点扶持。
  根据对申报秸秆离田回收加工项目奖补的12家企业、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调查统计显示,约有75%的企业、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垫资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利润以收购总量计算为-19.44—- 73元/吨不等,大部分亏损经营,只有少部分微利。《意见》的出台对这些企业、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来说是利好的,是推动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政策保障。
  2017年市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对秸秆离田回收加工项目进行以奖代补,奖补对象为郑州市区域内从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列入乡(镇、办)级及以上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示范性项目。
  在郑州,拟投身秸秆综合利用领域的企业和组织还有许多,这些企业的秸秆利用能力据调研分析十分可观。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和利用技术,加强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逐步建立政策扶持、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省市大气治理主管部门的要求,为营造省会郑州地区的蓝天白云,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气质量,我市全域全时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已刻不容缓,禁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这就需要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采取治本之策,因地施策,以用促禁,把“三夏”“三秋”主要农业生产时段的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前谋划、扶持引导,力争秸秆利用率早日达到100%,彻底消除焚烧隐患,为我市大气质量不断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李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