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我市遭受较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为应对雪灾冻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郑州市农委迅速行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求以实践服务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保障好群众“菜篮子”,守护好农户“钱袋子”。
立足“早”,抓好应对防范。低温雨雪天气来临前,市农委坚决树牢防灾减灾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与气象、应急部门沟通会商,分析研判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时预报预警,准确掌握雪情、苗情、墒情和暴雪大风等灾情,组织全市农技人员持续开展苗情、病虫情调查,跟踪掌握低温影响动态,如有冻害发生,及时组织专家会商,分区域、分类型、分作物评估灾害影响,分类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期间,共转发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工作的相关通知3份、气象灾害预警3份,提醒农业经营主体及时做好防范工作,主动避灾、科学防灾。
立足“快”,做好铲雪除冰。11日上午,为保证周边居民出行安全和道路畅通,市农委组织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开展了义务除雪活动。活动中,党员干部冒着寒风,纷纷拿起铁锹、雪铲等工具,到淮河西路开始铲雪除冰,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此次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和最诚挚的热情履行了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展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也是主题教育期间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立足“全”,加强技术指导。按照省农业农村厅防灾建议,及时深入一线,开展“雪中、雪后”技术指导,确保冬季农业生产秩序稳定。小麦方面抓住有利时机趁雪追肥措施,补充土壤养分促弱转壮;设施大棚方面提前做好清雪准备和棚内增温补光,做好生产管理;畜禽水产养殖方面做好清雪破冰和饲(草)料储备,加强幼仔畜增温保育,做好防疫消毒,防止动物疫情发生。
立足“稳”,做好服务保障。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科学防御措施。加强与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调,发放“应急物资通行证”,畅通“绿色通道”,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对存在滞销卖难风险的蔬菜品种,做好产销对接服务,确保收得上、存得住、销得出。对发生低温雨雪灾情的农业经营主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受灾影响,尽快恢复灾后农业生产秩序,确保农民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和农产品稳产供给。